"智汇湾区 数创未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调研组赴大湾区考察产业数字化发展 共绘两化融合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次数:38 关键字:
2025年8月10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原党委书记陈国平、中国市场学会会长、研究员夏杰长、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龚晓峰、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标新、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奕、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呈庆、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王文姬等专家学者一行莅临粤港澳大湾区,专题调研产业互联网、软件信息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作为本次调研活动的协办单位,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会会长刘晓东全程陪同调研,并与调研组就数字经济时代的两化深度融合展开深入交流。

“潮”向未来:东莞潮玩产业新生态
1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首站走进"中国潮玩之都"核心区——东莞漫博中心,实地考察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盛况。石排镇镇长梁仲辉、副书记邝照东携本地龙头潮玩企业代表,向调研组全面展示了东莞潮玩产业从传统制造向创意设计、数字赋能、IP运营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
在考察过程中,调研组深入了解了东莞潮玩产业"五个一"发展模式:一个产业集群(全国最大潮玩生产基地)、一个产业园区(漫博中心)、一个品牌展会(动漫博览会)、一个创意平台(设计师联盟)、一个数字生态(AI赋能产业链)。这种"产业+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路径,让调研组对东莞潮玩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发展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深入企业一线 调研数字化转型标杆
调研组随后走访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东莞盟大集团。在刘晓东会长的陪同下,专家们详细考察了该集团以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产业数字科技服务平台。 调研组重点参观了盟大集团自主研发的产业数字科技服务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了集产业链大数据分析、智能采销、数字仓储、供应链金融等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何德旭院长特别指出:"盟大集团创新性地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过程,打造了'红色引擎驱动数字创新'的特色模式,为民营企业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提供了示范样本。"
夏杰长会长对"莞优码"溯源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系统不仅实现了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可追溯,更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了跨区域的信用认证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商品流通提供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对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标杆意义。"
龚晓峰院长表示盟大集团是转型升级的一个典范,盟大董事长更是“草根逆袭的典范——当保安的摇身一变当了大老板。”
共商产教融合 培育数字化人才
1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在大湾区产教联盟召开座谈会,就大湾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建设问题与广东科技学院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系统介绍了产教融合实践成果。调研组专家学者及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李建才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联盟秘书长、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波主持会议。 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对中国社科院服务经济学课题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大湾区产教联盟依托南博集团教育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对接制造强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商贸建设,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生态。希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加强合作,推进新商科建设与产业研究,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高度赞赏大湾区产教联盟开展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南博集团的产教融合实践具有示范推广价值,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中国市场学会会长、研究员夏杰长详细了解了大湾区产教联盟的服务体系和运营机制。他表示,南博集团拥有丰富的资源、灵活的机制和优异的软硬件条件,未来双方可以在教育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赋能产业高端人才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锚定数字新航向 共筑湾区新高地
刘晓东会长表示,此次调研为促进会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1、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速数字技术在企业端的落地应用;2、推动建立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3、深化产教融合,培育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强化平台枢纽功能,助力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高地。
此次中国社科院财经院调研组对大湾区产业互联网与数字化发展的深入调研,不仅展现了大湾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力,也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产业高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